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武漢中小學校延期開學。“停課不停學”,武漢市中小學開啟網(wǎng)上教學模式。“空中課堂”把學校課程安排得豐富多彩,同時,還有不少學校把“共同抗擊疫情斗爭”作為推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。為最美“光頭護士”單霞設計發(fā)型和服飾,待戰(zhàn)“疫”結束后相約去看花,聆聽小伙伴們分享“戰(zhàn)疫”英雄的事跡……一堂堂線上“思政課”引導學生感悟擔當,激發(fā)師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家鄉(xiāng)、愛祖國的情感。 培養(yǎng)學生愛國情懷 不平凡的“故事會”點燃學生愛國情懷 “今天播種在孩子心中的芽,總有一天會抽枝長葉,開出最美的花!”2月27日,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學學生家長張瑩發(fā)出的這條朋友圈,贏得了數(shù)十個“贊”。 2月26日,該校37個班召開“同心抗疫、守護安康”主題班會,多個發(fā)生在新冠疫情中鮮活的“故事”在孩子們面前一一展現(xiàn),“很多同學都被‘燃’哭了,這樣的愛國感恩教育來得太是時候!”學生鄧巖珈的媽媽說。
武漢市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學的學生正在參加線上主題活動 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,當前萬眾一心抗擊疫情,全國各地支援武漢,孩子們需要一場“儀式”來激發(fā)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家鄉(xiāng)、愛祖國的情感,于是這場特別的班會應運而生。 早上11點,學校1690名學生和數(shù)千名家長守候在屏幕前,手搖著國旗,共同參與這場班會。班會穿插了許多發(fā)生在疫情中的鮮活事例:鐘南山院士滿含熱淚的眼睛,李蘭娟院士臉上深深的勒痕……一幀幀一幅幅都讓同學們感動不已。
武漢市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學的學生正在參加線上主題活動 最后,全校學生在大隊輔導員的倡議下,千人齊唱《我和我的祖國》,千人齊誦《誰最美》,他們用誦讀詩歌、歌唱祖國的形式,為武漢加油、為湖北加油、為祖國加油!“風雨壓不倒,苦難中開花”“致孩子,愿今天發(fā)生的一切,成為你人生的疫苗!”“傳遞力量,傳遞信念!看,武大櫻花開了!”……在學生家長們的朋友圈中,家長們紛紛發(fā)表感慨,從這場不平凡的班會中,和孩子一起汲取了力量和必勝的信心。在不平凡的班會中,學生們汲取了力量和必勝的信心。 增強學生使命感、責任感 特別“思政課”讓學生直面生命課題 武漢市育才實驗小學相繼推出《面對疫情,我們攜手同行》《最美的故事、最美的聲音、最美的陪伴》系列網(wǎng)上思政課,其中《最美的故事、最美的聲音、最美的陪伴》聚焦學生中的“抗疫家庭”,用影像、聲音、圖片講述身邊人的身邊事,致敬“最美逆行者”。
工作中的柯皓 該校五(2)班柯逸峰同學的父親柯皓是湖北日報的攝影記者,從1月22日開始,柯皓就參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疫情的拍攝。“四進隔離病房,用影像記錄真情”,柯皓記錄歷史,歌頌英雄:武漢金銀潭醫(yī)院院長張定宇忙碌在一線;武漢市肺科醫(yī)院的ICU主任胡明在接受采訪時突然接到電話泣不成聲……他用手中的相機將這一幕幕記錄下來。在育才實驗小學師生的共同努力下,柯皓真實鮮活的故事呈現(xiàn)在學生和家長面前。
柯皓鏡頭中的武漢金銀潭醫(yī)院院長張定宇 “看完我和孩子都哭了,在這堂課中,我們進一步理解了生命、責任、擔當,這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。”學生家長說。 除了針對疫情開展德育教育,該校還通過網(wǎng)絡平臺指導家長和孩子一起開展親子共讀、家務勞動、文明健康生活等活動,與家長合力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。 增強學生戰(zhàn)勝困難的信心 “特殊班會”幫小學生拂去心頭“疫”霾 2月19日下午,一場久違的班會在武漢市常青樹實驗學校六(1)班舉行,在這場主題為《心若向陽 “疫”掃而光》的班會上,一群小學生們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而瞬間長大。
網(wǎng)上開學后,武漢市常青樹實驗學校六(1)班的特殊“思政課” “親愛的同學們,我們的城市正在經(jīng)歷著前所未有的困難,苦難也是一所學校,那些打不倒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,那些幫助過我們的我們一定要報答,希望你們能夠銘記這段特殊的時期,用眼觀察,用心思考,用筆記錄,將不幸化為前行的力量。”班主任、語文教師高萍用一段視頻講話在“守護六(1)”班級QQ群里拉開了這次特殊班會的序幕。 不同于平常的班會,這次班會師生們雖不能齊聚一堂,大家卻格外用心。副班主任、英語教師鄢文君客串起“心理按摩師 ”,中英文并用地為大家拂去心頭疫情的陰霾;身在老家長沙的黃馨瑤多方收集資料,制作了一組病毒知識圖譜,讓大家了解病毒的特征及傳播渠道;學生張劍玄創(chuàng)作了一首詩歌——《不一樣的冬天》,并錄制成視頻娓娓訴說著這場戰(zhàn)“疫”中英雄兒女的故事;一直留守在武漢的周響蕊以武漢大學人民醫(yī)院神經(jīng)內(nèi)科“光頭護士”單霞為原型,每周為其繪制一款新發(fā)型、新服飾,希望像單霞一樣的醫(yī)護“小姐姐”能早日戰(zhàn)勝疫情,烏絲新生,重整新裝一起同游江城去看花……
左圖為學生以單霞為原型設計發(fā)型、服飾;右圖為課程結束后學生們用特制表情包為武漢加油。 “抗擊疫情,我們一定行!”該班學生徐其明說。這堂特別的“思政課”讓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中華民族就是在一場場困難磨礪中不斷發(fā)展強大起來的民族,是一個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民族,同學們在學習中正確看待困難,增強了戰(zhàn)勝困難的信心。 激發(fā)學生創(chuàng)作熱情 德育攜手美育“藝”起攜手共克疫情 藝術戰(zhàn)“疫”,作品傳情。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開展了“疾疫無情,人間有愛”主題作品征集活動”。這是一堂很好的德育課,也更是一堂厚重的美育課。同學們用畫筆謳歌抗“疫”英雄,禮贊抗“疫”事跡,用藝術的筆觸,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,致敬新時代“最可愛的人”。該校學生涂宇恒用15000個“武漢加油”, “中國加油”的漢字來“寫”出鐘南山院士的畫像,更是登上熱搜。
涂宇恒用15000個“武漢加油”, “中國加油”的漢字來“寫”出鐘南山院士的畫像。 近日,由武漢市武昌區(qū)曬湖小學組織捐贈的470套魯班鎖、100余套布藝堆繡材料及相關的微課小視頻等非遺文化“特產(chǎn)”被送進武昌方艙醫(yī)院,為患者們帶來了別樣的問候。 曬湖小學自2014年起,就將學習、推廣“非遺”文化作為學校辦學特色,先后開設了魯班鎖、布藝堆繡等非遺文化課程,并已成功舉辦多屆校園非遺文化節(jié)。宅家的這段時間,魯班鎖和布藝堆繡也為該校學生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,孩子和老師們想,魯班鎖和布藝堆繡肯定也可以豐富方艙患者的生活。于是,學校連同魯班鎖項目的市級傳承人李遵酉一起給方艙捐贈了470套魯班鎖、100余套布藝堆繡材料。五年級1班的李宸籽同學在班主任老師的指導下,連夜錄制四節(jié)魯班鎖微課,助力患者戰(zhàn)勝“病魔”。
方艙患者對照視頻教學玩魯班鎖 危機也是契機,生活就是功課。這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,沒有局外人。這場“抗疫”阻擊戰(zhàn)帶給武漢中小學生太多的思考與感悟,關于生命、關于敬畏、關于勇敢、關于付出、關于擔當……也為思政課提供了許多鮮活感人的事例與素材。特殊時期這些特殊的“思政課”,引導中小學生不斷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增強愛國力行的使命責任,弘揚了中國抗疫精神、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。 |